徐光启

明日九月初二,老人说最怕“九月初二一日雨”,有啥预兆呢?

农历九月初二,民间素有“九月初二一日雨,来年农夫愁白头”的古老谚语。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背后,蕴含着中国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。2025年的九月初二恰逢10月22日,当清晨的雨滴敲打窗棂时,许多老农望着阴沉的天空,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。

老人 土壤墒情 农谚 徐光启 黄淮海平原 2025-10-21 09:22  2

如果明朝延续,没有清朝,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?

明朝若能延续至今,取代清朝的历史轨迹,今日之中国或将在国际舞台上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。清朝的统治,因其闭关锁国、压制科技与文化的畸形政策,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近代命运。而明朝,作为一个开放包容、勇于进取的王朝,其政策与文化底蕴为中国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。本

海军 清朝 明朝 徐光启 火器 2025-10-17 08:59  3

在这座意大利小城感受中意友谊传承故事

入住酒店时,一张名为“利玛窦旅行路线”的城市地图吸引了记者注意。地图上有不少以利玛窦命名的街道、大楼和广场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以中文拼音“利玛窦”命名的广场。广场虽小,却处于城市核心位置,在这里竖立着一组以利玛窦与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为原型的雕塑《利徐谈道

意大利 徐光启 利玛窦 马切拉塔 杨冬白 2025-10-03 18:11  5

450组家庭受益!她们扎实推进“好家风”建设|家+书屋

今年起,徐汇区妇联启动了“徐汇好家风”人文建设项目。近日,在徐汇区妇联举行的“名人家风大讲堂”系列活动第7讲中,中国福利会的专家将宋庆龄的好家风娓娓道来,引发了许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共鸣。在此前的6讲中,陶行知、徐光启、黄道婆、钱学森、黄炎培、张乐平等名人的

家庭 徐汇 家风 书屋 徐光启 2025-09-28 09:39  5

利玛窦:开启中西文明对话的伟业

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,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的利玛窦,是一位划时代的巨人。他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,不仅带来了一份虔诚的信仰,更带来了一整套西方的科学、哲学与艺术知识,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适应策略,成功叩开了晚明士大夫阶层的心扉。他的生平,是一部用耐

徐光启 利玛窦 文明对话 西僧 西儒 2025-09-25 02:34  5

西人发现美洲故事可能源自徐光启后裔,辣椒等外来说都是为了圆谎

关于咱们饭桌上常见的玉米、花生、辣椒、南瓜、西红柿这些主角,到底是怎么扎根到中国人锅里的,网上一直有个挺主流的说法:这些都是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,西方人捎过来的“进口货”,明清才慢慢成为家常便饭。西方把这叫做“哥伦布大交换”,还搞了不少论文,科普读物也

辣椒 美洲 徐光启 西人 辣椒等外 2025-09-08 09:37  8

把控好“火候”(金台随感)

在福建武平朱家院子,遇到一名随父母来参观的少年。他指着墙上介绍朱熹的展板,问:“爸爸,朱熹是超人吗?他为什么能读这么多书,又写这么多书,还‘涉及哲学、经学、史学、文学、乐律以至自然科学’这么多领域?”父亲耐心解释:“朱熹不是超人,他只是比一般人更用功、从中总结

徐光启 金台 煮物 金台随感 藤牌 2025-09-08 06:16  9